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十万官兵创奇迹 荒原变成大粮仓

发表时间:2021-03-25 09:24作者:刘伟林来源:中国农网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这是1958年4月12日,王震将军在密山火车站前为十万转业官兵发布进军荒原令时立在会场的诗牌。在这里王震将军向十万转业官兵发布进军荒原号令,10万名官兵掀起了向北大荒进军的高潮。


八五〇农场丰收的稻田


成千上万的人马从祖国各地汇集边陲,又几乎在同一时间兵分百路,徒步进军,开荒建点,他们扛着红旗,挑着行李,穿过山林,越过沼泽,直插北大荒腹地。从此北大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4年6月,王震将军到黑龙江省汤原县看望铁道兵战士,当看到北大荒肥沃的黑土地后,有了在黑龙江“办农场,为国家多产粮食”的想法。


1955年1月,铁道兵部队的第一个农场八五〇农场在虎林市建立。随后,短短两年时间,铁道兵多个师的复转官兵1.7万多人挥师北上,先后创建了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等12个八字头农场。


八字头农场的建设,为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提供了经验,一批又一批官兵来到北大荒。1958年,北大荒迎来开发高潮,当年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


生于1933年,今年已经88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李胜清是十万转业官兵中的一员。1948年,不满16岁的李胜清加入中原野战军某独立大队成为一名军人,投身到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中。1952年8月,李胜清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结束之后,李胜清所在的部队改编为铁道兵,随后集体转业到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八五〇农场,李胜清成为一名农场农工,驾驶着拖拉机在荒草地上开垦作业。


1963年1月,庆丰农场成立时,他因具有机械特长,被选派到庆丰农场六分场水站工作,为早期水稻开发建设做出极大的贡献。后来,在鸡西梨树区成立庆丰农场煤矿时,他又被选派到煤矿从事机械管理与维修工作,每天井上井下重复往返,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1993年离开工作岗位。


早在1959年初,刚刚在北大荒站稳脚跟的李胜清,就将远在河南老家的父母、妻子、兄弟以及岳父岳母接到极北苦寒的北大荒来,和他一起开发建设北大荒。在艰难困苦的“瓜菜代”时期,不少人打起返回家乡的退堂鼓,甚至多次鼓动李胜清一起回乡,他却从来不为所动,每次都以坚定的信念鼓舞别人留下来,用汗水浇灌北大荒的土地。如今,李胜清在北大荒的家族已经繁衍4代人,家族人口近百人,而且都成为北大荒开发建设与发展壮大的参与者、见证者。在李胜清老人言传身教下,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承继父业,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着技术工作,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李胜清是北大荒建设中的普通一员,一代又一代的北大荒人在这个这里书写着可歌可泣的篇章。


1971年已经66岁的八五一○农场原副场长、老红军张文忠 为了改变北大荒低产落后的面貌,闯出科学种田高产的新路子,他向党支部申请种6亩试验田,一冬积了40吨,把全部心血都花在种试验田上了。秋天,6亩试验田的玉米亩产1019斤,为农场大面积夺高产,闯出了新路子。


十万转业官兵成为北大荒人,创造了人类垦荒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亘古荒原变成祖国大粮仓,2020年,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粮食播种面积4330万亩,粮食调出量405.5亿斤,占全国20%,北大荒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正努力打造“农业领域航母”。


推荐关注

推荐关注

副标题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175号
联系电话:0451-55198114
北大荒集团
北大荒日报
微观北大荒